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对话作者 | 戎新宇:讲好这“一片树叶”的故事

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19-11-24 21:56:49
来源:东方头条点击:

摘要:让更多人了解茶、爱上茶,有时只是需要讲好这“一片树叶”的故事。

茶,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饮品,也是中国历史长河中不可或缺的绿色文化遗产。

在《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作者、国家一级评茶师戎新宇看来,茶文化更是沟通与包容的文化,茶中既有“琴棋书画诗酒茶”的风雅,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气。让更多人了解茶、爱上茶,有时只是需要讲好这“一片树叶”的故事。

「不做传统知识的“搬运工”」

上书房:目前市面上有不少以茶为主题的书,但有些过于专业,引经据典,读来总觉得比较枯燥,你是怎么给自己的写作定位的?

戎新宇: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要写一本关于中国茶文化的书,的确是很有压力的。从开始学茶到现在,我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五年前萌生了写书的念头,随后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要怎么写。事实上我在翻阅很多茶文化、茶历史的书籍时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发现很多写法都很像,让人没有记忆点。于是在我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我试图从人类学角度切进去,不是单纯做茶的科普介绍,而是结合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内容,以茶为中心和主要线索,用我喜爱的纪录片式语言来讲故事,把故事讲生动,不做传统知识的“搬运工”。

上书房:这本书不只是聚焦中国这个茶的国度,更是在书名中强调了中国茶对世界进程的改变和影响。

戎新宇:是的。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与此同时,千年以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个地方的文化相融合,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因此,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茶是如何影响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及传统的,同样也应该了解茶在其他国家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在书中,我从广东人的早茶说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再说到西北边陲地区“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习俗;同样也涉及了日本独树一帜的日式茶道和抹茶文化,以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盛行的来龙去脉。

讲好这些与茶相关的历史与文化,也是帮助现在的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认识中国茶的不一般」

上书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14年开始,你先后到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茶人切磋茶艺,交流的过程中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戎新宇:中华民族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民族,茶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追根溯源,日本、英国等饮茶大国的茶都源自中国。但走出国门之后我才发现,中国茶的品质和独特性,和它目前在国际上的地位是严重不符的。

在斯里兰卡时,我结识了很多当地著名的评茶师,喝了许多不同海拔、不同产区的茶。作为回礼,我拿出了从中国带去的乌龙茶。当时斯里兰卡的评茶师都被中国乌龙茶的迷人花香和果香所惊艳,他们告诉我,自己从来都没有喝过这样的茶,还问我这种独特的花果香是怎么来的。

我当时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居然把中国茶认为是小众茶,也不懂得为什么我们的茶叶价格要卖得高。后来我和他们解释,中国茶大部分是原叶茶,可以明显看到茶的叶子与茶芽,并且必须选取最嫩的原叶,经过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精制、加工和包装一系列的制茶程序,所以附加值比较高。而他们喝的大部分都是碎茶,对风味要求也不高,通常是机器采摘、批量化生产,所以价格低,附加值不高。经过一番比对和解释,他们也承认,中国茶的价值确实是被低估了。

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虽然中国是茶的发源地,有着几千年的做茶经验。但在当下,中国茶人必须要更多地走出去,把高质量的中国茶和悠久的茶文化带出去,让其他国家的消费者认识、认可中国茶的不一般。

上书房:中国茶文化“走出去”面向世界,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

戎新宇: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对于其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茶文化在对外传播时互动性更强。用流行的方式来说,就是提供了沉浸式体验。

2014年,我应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及上海亚太地区经济和信息化人才培训中心的邀请,为其发展中国家培训班的25位部长级官员做了一次茶学演讲。我想,既然是以茶为媒,介绍中国文化,那肯定不能简单地做演讲。所以,我带去了中国六大类茶中的很多样品,先是在盘子中展示,让他们自己摸、自己看,随后一边介绍一边给他们品茶。结束之后,有一个非洲国家的部长专门找到我,表达了自己对中国茶浓厚的兴趣。他说自己平时就喜欢喝茶,但家乡的茶都是碎茶,冲泡时苦涩味很重,听了这次讲座之后,才知道中国茶有那么丰富的形态和味道,处理的技艺如此高超。

在推介茶文化的时候,可以让大家置身于茶的空间,看到精彩的茶艺表演,触摸到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听到热水注入茶壶的声音,闻到不一样的茶香,品尝到茶的各种滋味。这样,虽然每次讲座只有一两个小时,但在这段时间内人的五感被充分调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帮助那些初次接触中国茶的人多方面、多角度地体验茶的魅力。

「不让“路过”的错过」

上书房:除了走向世界传播茶文化之外,近年来你还参与了不少电视节目、脱口秀和音频的录制,向国人讲茶。为何花那么多工夫对内传播茶文化?

戎新宇:如果我们给中国喝茶的人做一个消费者画像,大部分人脑海里出现的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相对来说,年轻人和女性群体喝茶的就比较少。我也在不同场合问了很多人:你们为什么不喝茶?他们的理由通常是两条,一是喝茶之后容易睡不着;二是“我不懂茶,所以不喝茶”。

关于前一条,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一部分人对茶与睡眠的关系存在一定的误会,有时是长期的心理暗示“作怪”。但更令我“头疼”的是后一条——因为不懂,所以不喝。说实话,这种逻辑挺奇怪的。平时大家去咖啡店买咖啡,点单的时候店员通常只会问你要什么咖啡、中杯还是大杯,不会考察你到底懂不懂咖啡、喝不喝得出每种豆子的特点。喝咖啡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喝茶不也是这样?

我想,一些消费者之所以会这样认为,可能与一些茶行业从业者过度抬高茶文化的门槛有关。但从历史上来看,喝茶在中国一直是和人们的日常饮食结合在一起的,是件接地气的事情。翻阅有关故宫的史料时,我读到了一些食谱,其中记载了皇帝吃饭时喝奶茶、吃完饭喝清茶,冬夜批阅奏折还要喝点热茶暖暖身子的史实。这是茶与餐紧密结合的佐证。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的喝茶场景都和饮食分开了,谈及茶道,人们觉得那是很高深的东西。如果我们去看甲骨文的“道”字,是人站在十字路口的意象,中国茶发展到今天,我认为也是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往回看是历史,往前看是未来,往左看是“琴棋书画诗酒茶”,往右看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只是附庸风雅,而不愿意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接地气一些,那是不利于茶文化的长远发展的。

所以,我给自己的定位是“茶世界的看门人”,不是去影响那些已经端着茶杯的人,而是做边缘增量。也就是说,谁从茶文化的大门口路过,我就努力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把他们吸引进门,不要让他们因为感觉自己“不懂”就转而跑去喝咖啡或者喝汽水,走过、路过不错过。

上书房:饮食是人类共同的话题。关于加强茶与餐的结合,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戎新宇:我们以酒为例。世界各地的米其林餐厅星级评选通常会把配餐酒的选择和呈现作为衡量餐厅水准的标准之一,但在中餐厅,很少能看到与餐食相对应的茶品的甄选和推介。更让人遗憾的是,吃西餐的时候,人们通常会觉得选择配餐的酒是件很重要、很讲究的事情,还会有专门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或者建议,但在中国的餐桌上,有时茶水的作用就是洗杯子、烫碗,这是很明显的落差。

中国有14亿人口,但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会喝茶。我们若是能将喝茶与饮食结合得更紧密,让人们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茶,何乐而不为?

「这片树叶没那么脆弱」

上书房:很多年轻人喜欢去咖啡店“打卡”,或者学习制作咖啡,是因为他们觉得咖啡文化很酷,但对于茶,他们似乎觉得它没那么酷,所以缺乏热情。你怎么看?

戎新宇:的确是这样。我每年都会去高校做一些茶文化普及的讲座,有大学生告诉我,他们认为“喝茶是父辈做的事”,和自己好像没什么关系。我一听,这是把茶贴上了“中老年”的标签。

要摘掉“中老年”标签,我认为归根到底还是要创新形式。所以我们也在不断尝试,比如用调酒的方式来呈现茶,或是用健康的草本植物和茶做一些调和,试图让喝茶这件事情变得更时尚一点。对于这些新奇时髦的体验,年轻人就很乐意尝试。现在的信息检索和知识学习的渠道非常丰富,只要他们产生了兴趣,后面的事情就都不用我们来操心了。

当然,也有一些从业者认为,“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随便改。那我想,他们把这片树叶想得太脆弱了,它什么风雨没有经历过?3000多年以来,茶叶的冲煮方式、品饮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们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喜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不管呈现形式如何变化,人们喝的是传统之茶还是时尚之茶,茶始终是茶。在今天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语境下,首先要做的还是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茶,逐渐养成喝茶的习惯,过上与茶相伴的生活。

上书房:本书的最后一章还提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后5G时代的茶叶预言”。在你的畅想中,未来的饮茶场景、人们与茶的关系,会是什么样的?

戎新宇:曾经人们无法想象手机上连一个按键也没有,平时出门可以不用带现金,但现在这都已经成为现实。茶文化是古老而有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一个中华文化瑰宝就不能迎来颠覆性的发展。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现在想不到也不敢想的,未来都有可能发生。

比如现在大家都说“高山出好茶”,但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人类也许可以把全世界最好的茶叶品种通过基因技术稳定下来并不断地繁殖,在城市楼宇里面就能种茶,做到“高楼出好茶”。又或者随着生产、加工、品饮方式的革新,未来我们可以集合个人身体特征、口味偏好等数据给家人、朋友定制一棵茶树,而从鲜叶到茶汤的过程只需一键完成,全都由机器操作。

总体的发展趋势一定是不断走向便捷化。唐代人们煮茶喝,一定要有锅和柴火。到了宋代,不用锅了,人们把茶叶磨成粉装在碗里喝。到了明清时代,散茶替代了团饼,还出现了各种器具。再往后,英国人发明了袋泡茶,只要有杯子有热水就能喝茶,全世界人们喝茶成为可能。随后日本人又进一步把茶变成了开盖即饮的茶饮料,随时随地都能喝,并且让世界饮茶者的平均年龄降低了5岁-10岁。

茶的进化史告诉我们,在未来,茶一定是越来越容易获得的,喝茶是越来越便捷的。但同样重要的是,买茶、饮茶的形式是越发时尚的。相对于简单地把饮茶方式搬到装修现代的咖啡馆里,或者是拷贝胶囊咖啡机推出胶囊饮茶机,我想,人们还是应该致力于摸索一条更契合中国茶文化特质的创新之路。

《茶的国度:改变世界进程的中国茶》

戎新宇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