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从“烛影斧声”谈赵匡胤之死

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19-12-04 16:31:07
来源:东方头条点击:

开宝九年 (976年)十月二十日,刚届知天命之年的赵匡胤猝然崩逝,而在这之前,无论是正史、牌史都没有他患病的记载,直至十月十九日,尚未见他因不适而辍朝,次日突然撒手而去,使人疑窦丛生,从而给后世留下了一桩聚讼公不决的公案。

赵匡胤究竟是如何死的? 《宋史·太祖本纪》语窍不详,只有"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九个字,言辞闪烁,耐人寻味。

礼失而求诸野。正史不载赵匡胤死因,我们就看碑史的记述。按照《湘山野录》的说法,赵匡胤死时,光义就在宫中;而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则说他不在宫中,是赵匡胤死后才被召入宫中的。姑且相信 《涑水纪闻》所说是真,但这并不意味着赵匡胤之死与赵光义没有干系。第一,赵匡胤死在十月二十日夜四鼓,实际上已到了二十一日凌晨,赵光义完全有充裕的时间在酒中下毒后从容离去。第二,宋皇后命王继恩召秦王德芳,明白无误地是要德芳继位,王继恩不过是一般官员,何敢舍德 芳而召赵光义?这分明是受了赵光义指使,他才有恃无恐,直接去了晋王府。第三,王继恩匆匆忙忙去召赵光义,不料晋王府门口坐着一个人,此人乃王继恩的旧相识医官程德元,便问他为何坐在这里。 程德元称,半夜三更忽听有人叩门,说是晋王相召,出门看时却寂无一人,恐晋王有恙,故此前来。既是为赵光义疗疾,就该叩门而人,如此坐在门外傻等,岂不贻误了病情?再说,治病急如星火,赵光义 果真有病,必定有人前来相召,带领他进入晋王府,为何却大门紧闭?可见程德元之说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 种种迹象表明,程德元坐于晋王府门口也是赵光义的安排,让他在这里接应王继恩。第四, 当王继恩与程德元入见赵光义,告诉他天子已驾崩,让他去继位时,光义先是"大惊“接着是"犹豫不敢行”再接着推辞说“吾当与家人议之”,而回宫又久久不出。这一切都是在演戏,目的是瞒天过海,掩 人耳目,其扭捏作态,真是呼之欲出!但当王继恩说,你不能拖延不决 ,否则帝便为别人所有时,赵光义便不再矜持,露出了本相,和王继恩、程德元一起踏着积雪,径奔宫门而去。这些说明他"大惊”

"犹豫” “与家人商议”“久久不出”通通是事先设计好的步骤,他和王继恩、程德元合伙演了一出就君自立的好戏, 一来瞒了当时人耳目, 二来避免后世史官的挞伐,赵光义真是用心良苦!第五,赵光义进入寝殿时,宋皇后还以为是德芳到了,所以才问‘"‘德芳来耶? "继恩的回答却是“晋王至矣”,无怪乎宋皇后“愕然”了。她清楚地知道,赵光义继位已成事实,无可更改,而她母子之命能否保全,还在未定之天,因此才脱口而出说:“吾母子之命, 皆托官家。 "由此看来,赵匡胤生前并未指定赵光义为嗣君,杜太后临终之前所说 "汝(指赵匡胤)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之说也大可怀疑。 果有是说, 当朝野咸知,宋皇后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叫人去召德芳呢?正因为皇位归属未定,赵光义才绞尽脑汁,导演了这一出闹剧。当然,赵光义不惜骨肉相残、弑兄自立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第一,他和赵普是陈桥兵变的始作俑者,他亲眼目睹了乃兄黄袍加身时堂上一乎、阶下百诺的情景,也看到了乃兄登位后"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彼可取而代之也"的念头油然而生,谁不想当一回颐指气使、权倾天下的帝王呢?尤其是当乃兄征讨李筠时,以光义为大内都点检,京师百姓惊异地说,点检已经做了天子, 现在又有一个点检,莫非将来也要做天子吗?此话传入光义之耳,他不禁惊喜若狂,希冀好梦成真,从此便有了弑兄自立的念头。

第二,据传杜太后病笃时,赵匡胤侍奉汤药,不离左右。易箦时命人召赵普入受遗命。迨到赵普入宫 ,杜太后便问赵匡胤 ,你知道你是怎样得到天下的吗?赵匡胤呜咽流涕,不知该如何回答。杜太后固 执地连声追问,赵匡胤只得回答说,儿之所以能得天下,皆托祖宗德泽及太后庇佑。 杜太后摇摇头说, 不干祖宗之事,你得天下是因为周世宗柴荣让他不谙世事的小儿子主宰天下,你才有可能乘虚而入,如果周世宗有成年儿子为君,天下岂能落入你手?这个教训你当谨记于心。你百年之后当传位于你弟,四海如此之大,芸芸众生如此之多,能立成年人为君,才是社稷之福。赵匡胤顿首颤声回答说,太后之言,儿当铭记肺腑。杜太后咳嗽了几声,又转向赵普说,你可记录下这番话,永远不可违背。于是命赵普于病榻前写好约誓,赵普又在纸尾写上"臣普书" 3字,杜太后命藏于金匮之中,让忠诚可靠的官人掌管。这一事件在历史上叫做"金匮之盟"。尽管后世史学家认为"金匿之盟"纯属子虚乌有,凿空妄说,但是赵光义早就处心积虑地制造舆论,弄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了 ,因此《宋史 ·杜太后传》、《续资治通鉴长编》才把"金匮之盟"事件收入书中。

第三 ,赵匡胤生于后唐明宗天成二年 (927 年) ,赵光义生于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 年) ,比乃兄小12 岁。赵匡胤50岁时,赵光义38岁,己接近不惑之年。赵匡胤一向健康,没有疾病,倘若活到70岁或80 岁,赵光义到那时也成了一垂垂老翁,继位之事便成了镜花水月,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干掉乃兄,好尽快攘夺帝位。

第四,据《铁围山丛谈》、《烬余录》两书记载,后蜀灭亡,花蕊夫人随孟昶归宋, 那花蕊夫人生得绰约多姿,丰韵娉婷,赵匡胤把她收入宫中,宠幸无比,真可谓"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了。赵光义也是风月场中老手,对花蕊夫人的美貌垂诞三尺,但却不敢造次。不能亲近芳泽,赵光义不禁恶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索性要杀了花蕊夫人,也不能让乃兄独占花魁。机会果然来了。 一 日,赵匡胤与光义兄弟两人在御苑射猪,花蕊夫人侍立于天子身旁。 赵光义挽弓搭箭,瞄准了一只野兽,正欲发射,忽然转过身来,觑准花蕊夫人,用力射去,花蕊夫人应弦而倒,登时殒命。然后光义弃弓抱住乃兄之足泣谏说,陛下方得天下,怎能效唐明皇之宠杨贵妃,贻误苍生!赵匡胤也不答话,悻悻然起身离去。及至赵匡胤染疾,光义也来宫中探望,夜阑更深时分,光义欲询问乃兄病情,几次呼叫,赵匡胤均闭目不答。光义正欲离去,忽然门外走进一个人来,此人不是别人,乃是宋皇后差来服侍天子的宫人费氏。那费氏也是个倾国倾城的尤物,生得风流玉立,赵光义不禁目眩神迷,看看乃兄仍在昏睡之中,便乘机调戏费氏。费氏猝不及防,本能地一闪 , 一个踉跄便倒在了赵匡脱床上。赵匡胤正闭目养神,听见响声,睁目看时,只见费氏云鬓不整,花容失色,赵光义的一只手还搂在费氏腰间,不禁怒气冲冲,拾起床边的玉斧狠狠地向地上砸去。赵光义自知闯了大祸,龟缩在墙角,连大气也不敢出了。一个虚弱病人,骤经此次打击,止不住剧烈抽搐起来,迨到宋皇后携着两位皇子到来时,赵匡胤已是气息微弱,咳喘不已了。赵光义乘机逃出了宫掖 ,遛回自己府第去了,次日清晨便传出了赵匡胤驾崩的消息。 这两则记载虽是小说家言,未必可信,但赵光义好色却是事实。他强暴李后主之妻小周后的事在宋朝就已流传甚广,朝野咸知。由此看来,赵光义流氓成性,调戏费氏也是可能的事,赵匡胤因此加剧了病情,才撒手而去。说赵光义是凶手,也许并不冤枉他。

第五,酒中下毒是赵光义的惯用伎俩,自他神不知鬼不觉地毒死乃兄后,这一技巧运用得可谓得心应手,越发娴熟。李后主之死是人们熟知的事例。他归宋后已形同囚犯,一举手一投足都在赵光义的监视之中,只因他写了《虞美人》《浪淘沙》等词,隐隐约约流露出了怀念故国之情,惹得赵光义动了杀机,在太平兴国三年 (978年)七月七日李后主42岁生日时,派弟弟赵廷美赐牵机药酒毒死了他。吴越 国王钱俶又是一例。端拱元年 (988年)八月二十四日钱俶60岁寿诞,赵光义故技重演,赐洒时在酒中下了毒,一向无疾病的钱俶于当晚暴卒。钱俶自归宋后战战兢兢,恪守臣子之职,尽管如此,赵光义仍 一定要把他毒死,其伎俩狠毒,可见一斑!

第六,《宋史·马韶传》说,马韶是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幼习天文,颇为谙熟。开宝年间赵光义任开封府尹时,严禁私自学习天文,而马韶平日与光义手下的亲吏程德玄(即程德元)是莫逆之交,马韶每次去找程德元,德元都不让他接近开封府大门,怕他因私习天文给自己带来麻烦。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马韶忽然到德无处造访,德元问他来此何干,马韶说,明日乃晋王(指赵光义)利见之辰,故来相告。 “利见” 一词见于《易经》 一书 : "飞龙在天,幸见大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说,龙飞上了天空,利于出现德高势隆的大人物;龙出现在地上,也利于出现大人物。后来就称得见君主为利见。 马韶此话是一句隐语,既说赵光义明日可去见赵匡胤,又暗示赵光义就是德高势隆的大人物。 程德元将此话禀报给赵光义,赵光义命人看守马韶,免得他到处乱说,惹出祸端。次日清晨,光义入宫见乃兄,果受遗诏践祥。 这则记载表明,赵光义为攘夺帝位而制造舆论,不惜使用一切手段,真可谓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连学习天文的马韶也派上了用场。马韶能够未卜先知,不待著龟便料到二十日那天赵光义能当上天子,这除了说明马韶、程德 元与赵光义沆瀣一气,组成了一个阴谋集团,使用一切卑鄙手段帮助赵先义登基, 还能说明什么呢?赵光义不忘记论功行赏,登基一个月,马韶便由一名布衣当上了司天监主簿,真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了。程德元也颇受青睐,只因他性贪,为人所诣病,官职不甚显赫,但他每次被人告发,赵光义均释而不问。至太平兴国六年 (981 年) ,程德元已"攀附至近列,上颇信任之,众多趋其门”,从一个寻常人物变成炙手可热的权贵,想要升官的人都去巴结他,走他的门路,这其中的奥妙岂不发人深思!

“烛影斧声"是一桩千古疑案,正史记载阙略不详,稗官小说又多有抵牾之处, 使人莫衷一是。其实只要对这些史料剥茧抽丝,细加甄别,便可定谳:赵光义就是谋杀乃兄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