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从商鞅变法,看大秦王朝称雄于战国时代之必然

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19-11-08 16:44:38
来源:东方头条点击:

在战国七雄中,当时的秦国最为落后,(六国卑秦,不与之盟),就是秦国地位最真实的写照。然而,在经历了不到一百多年的时间之后,秦国却得于称霸天下,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致于秦国化茧为蝶,完成了自己最华美的蜕变。我们且看:

一代英主秦孝公。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公元前361年。这一年,秦献公死,秦国迎来了一位有着雄才大略,远大抱负的贤明君王,他就是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

秦孝公一心想要重温当年其先祖秦穆公称霸天下的荣光时刻,是以甫一上位,就向天下发出了一道《求贤令》,意欲广揽人才,为我所用: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这手笔不可谓不大,足见秦孝公对人才的认识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更能看出秦孝公意欲愤发图强的决心。

而商鞅,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由魏入秦的。他入秦的第一步,就是需要了解桊孝公下《求贤令》的真实意图,从而找到自已与之相对应的政策。

于是,他与孝公相见四次,从帝道,王道,霸道说起,都不能引起孝公兴趣,唯有笫四次说到强国之术,孝公顿时有了精神,(数日不厌)。可见孝公务实,是实实在在希望有人来帮助他完成自己强国梦想的。

秦孝公不仅务实,同时也兼具开明。他深知一旦变革,就必然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随之而来的,就会是来自于方方面面的阻力。所以,他为了让商鞅主导的这次改革得于顺利实施,也为了统一思想,决定让商鞅和这些既得利益者的代表当场庭辩。

正所谓话越说越清,真理越辩越明,商鞅几乎是以一人之力,独战满朝文武,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嬴得了庭辩的胜利。秦孝公迅即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商鞅变法。

虽然得到了秦孝公坚定的支持和莫大的信任,但在商鞅行将变法之前,他还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取信于民。无信不立,如果没有强大的民意支持,改革将寸步难行。

于是,他命人在国都南门闹市立起一根三丈巨木,告示百姓,只要有人能将此木搬移北门,赏金十两。百姓无人相信。加赏到五十两时,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兑现承诺,给予重赏。百姓这才相信,纷纷奔走相告,使得舆情空前高涨。

即便如此,.为了保险起见,商鞅一开始只是试探性地颁布了一道《垦草令》。此令旨在重农抑商,牵涉层面不大,得于顺利实施。

三年后,由于《垦草令》的成功,商鞅在秦孝公的授意之下,正式在全国上下实施第一次变法。

其主要的内容为:

一,颁布实行《法经》,旨在轻罪重罚。

二,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另立授爵制度,旨在獎励军功,禁止私斗。

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四,焚烧儒家经典,禁止游宦之民。

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这些政令的实施,很快就收到了成效.,不仅经济实力得手强大起来,军事实力也突飞猛进,秦孝公于是又命商鞅在公元前350年开始了第二次变法。

第二次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推行县制,迁都咸阳,统一度量衡,并对笫一次变法的有些制度加于调整和补充。

经过了这两次变法之后,由于得到了秦孝公强有力的支持,变法措施执行坚决,改革全面彻底,使得秦国国家地位迅猛提升,隐隐然己有强国气度呈现于世人面前。

国家能有如此巨变,秦孝公与商鞅二人功不可没。可以这样说,没有秦孝公的全力支持,商鞅变法就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反过来说,假如没有商鞅变法,秦孝公注定只能一生平庸。

改革者是寂寞的。

然而,成功之下,暗流涌动。

商鞅的变法还是遭到了以太子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他们或明或暗,总是在给改革制造阻力。如果不是商鞅借重秦孝公手中的王权铁腕治世,.变法只能是功亏一篑。

公元前338牟,孝公死,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新王即位,构陷商鞅谋反,施于车裂,也就是所谓的(五马分尸),商鞅之死,死得惨烈。

唯一让商鞅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新政给秦国带来的变化: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而商鞅死后,秦惠王及其子孙秉守秦孝王的遗训,继续实行商鞅新法,使得最终秦灭六国,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