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决定坑杀赵军俘虏?

责任编辑:发布时间:2019-10-30 15:42:26
来源:东方头条点击:

长平之战结束的时候,赵军还有大量幸存者,但是幸存的人数应该不会太多,毕竟这场战争也让秦军伤亡过半。

所以,四十几万赵军最多也就剩20万。

按照当时秦国的惯例,这些俘虏既不会被放回去也不会被杀掉。

因为,如果把20万赵军放回去,对秦国来讲无异于是放虎归山,这场仗就等于白打了。

秦国也不会把他们杀掉,因为当时秦国正在大力开发巴蜀地区,巴蜀地区人烟稀少,而且当时李冰父子并没有修建都江堰。

长平之战结束于公元前260年,李冰到巴蜀地区做官要到公元前256年,还差4年。

为了开垦土地,种植粮食,秦国爱当地需要投入无数人力、物力,所以秦国经常将从六国俘虏的军人发配到巴蜀一带搞建设。

况且,如果4年之后李冰想要在巴蜀地区修建都江堰,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来完成这件事,20万年轻力壮的赵国人对秦国来讲确实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更不要说在战国时期,各国很少会出现杀俘虏的事儿。

就像白起自杀前所说,他坑杀了赵军,已经等于犯下了死罪!!

可见,白起坑杀赵军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韪。

那么问题来了,白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虽然白起的做法看上去不符合当时秦国的主流价值观,但是作为名将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去做一件事,一定会考虑到了当时秦国的利益。

我觉得当时白起这么做,主要有一下方面的考虑。

长平之战结束之后白起希望乘胜追击灭掉赵国,赵国灭亡之后,秦国可以南下顺利灭亡韩国和魏国,北上轻松消灭燕国。

但是,打起仗来如果军中有20万赵军俘虏,这些人的安置问题就无法解决了,这20万人虽然刚刚经历交战失败,但是如果没有大批秦军看守,万一他们发动暴动,对秦国远征邯郸的军队势必造成非常大的不利影响。

而且,当时秦国也伤亡过半,真正能够调动用来攻打邯郸的军队势必捉襟见肘。

同时,20万赵国军队俘虏也要消耗大量粮草,这对秦国接下来对赵国的战争非常不利。

那么,接下来就是2选1的问题了,秦军是优先安置20万赵国俘虏,还是趁赵国上下惊恐之机一举将其灭掉呢?

显然,白起选择了第2条路,那就是迅速集结军队向赵国发动攻击。

个人认为,白起急于灭掉赵国,原因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白起在长平之战取得胜利之后,赵国已经在短时间内难以集结大批军队应对秦国的攻击。

所以,白起非常希望利用这次窗口期,一劳永逸的解决和赵国的战争。

如果秦国没有趁势灭掉赵国,那么当赵国从惊恐中恢复过来,调集兵马在邯郸和秦军决战,秦军势必会陷入和赵国的苦战,很可能会失败。

因为,当时赵国还有一支有生力量,只要这支军队奉命回援,秦军想取胜就难了。

这支军队就是驻守在雁门郡防备匈奴的兵团。

在雁门郡驻守的赵军数量不菲,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后来就曾经出任雁门郡的将领,他在和匈奴作战的时候,曾经一次性就集中了1300辆战车,13,000匹战马和步兵15万人,总兵力将近20万。

如果赵国调雁门郡的20万赵军南下,已经在长平之战中伤亡过半的秦军就没有机会乘胜攻打邯郸了,这可能是白起最担心的。

所以,他不能在赵国俘虏身上耽误时间,于是采用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将幸存的赵军全部坑杀,只留下了240名少年回国报信。

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在白起想要乘胜攻打邯郸灭掉赵国的时候。

赵王派出使节前往秦国说服了当时秦国的丞相范雎,丞相范雎向秦王进言:秦国士兵太劳累了,应该允许韩国和赵国各地讲和,让士兵休整一下!

秦王听取了这个意见,终止了和赵国的继续战争,于是白起坑杀20万赵军的做法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让秦国失去了20万劳动力。

否则,都江堰完工的时间可能还会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