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浅析成都的乡村文化建设实践

责任编辑:周裕宏发布时间:2018-09-27 12:01:22
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
田成方、树成簇、水成网,川西平原千里沃野、美不胜收。

  花一程、林一程、水一程,天府之国田林交错、变幻多彩。

  山美、水美、人更美;风景美、环境美、文化更美。新时代,在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成都市的乡村充分依托当地自然条件、深挖传统文化,大胆创意,不断创新,不仅努力呈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而且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积极探索,更在文化经济深度融合中做出实践,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化滋养,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的“硬支撑”。

 

  理念变化: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向全体村民和全国人民拜年。战旗村由此为全国所瞩目,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面旗帜,战旗村40年坚守集体经济的奋斗史也广为知晓、传诵。

  从小土窑到乡村十八坊,集体经济从无到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17年战旗村集体资产达460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462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053元。“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战旗村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也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建起了战旗文化广场、农民夜校、社区小广场、战旗党群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阵地;还开设独具特色的美食技能培训班、布鞋制作班、蜀绣班、古筝班、太极班、广场舞班等,丰富村民生活、提高文化技能。仅仅是歌舞,战旗村就自发形成了3支公共文化服务队,有编排各大文艺汇演节目的歌舞队,有中老年妇女组织起来歌舞队,还有每天跳“坝坝舞”的歌舞队。

  战旗村的实践充分表明:乡村文化不仅要“送下去”,更要“种下来”,让老百姓当主角,充分激发乡土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群众的精神需求才能“解渴”,乡村文化才会根深叶茂。

  乡村曾经是中国文化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家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维持乡村秩序、加强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础。十九大报告指明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通过乡村文化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滋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振农民的精气神,增强农村凝聚力。

  成都市认识到除了吹拉弹唱、蹦蹦跳跳、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外,农村文化建设中重要的功能是破除了居民传统陋习,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思想文化阵地和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助力建设美丽、和谐的新农村,只有精神文化生活搞好了,人们才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只有从精神状态上焕发文明向上的新风气,才能凝聚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

  有的村积极开办道德讲堂,坚持传承优良家风 涵养时代新风;有的通过“身边好人”“十佳文明户”“五好家庭”“好公婆”“好儿媳”“孝老敬老户”等评选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身边人说身边事,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既要有“颜值”,更要有“内涵”;既要“面子光”,更要“里子亮”。

  大邑青霞幸福公社,依托幸福讲堂,每周邀请一位行业精尖者,设计师、艺术家、手工匠人、美食家、旅行家、职业达人等来交流,提高社员的文化素质;举行集体活动,营造良好的邻里文化,乡村田园手工创意集市——幸福摊摊、茶艺交流活动——幸福千家茶、每人一个拿手菜——幸福坝坝宴等,为社员创造聚集交流的机会,文化气氛其乐融融。

 

  业态变化:“文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青瓦、土墙的林盘,是成都平原独有的、悠久的乡村居住形态。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明月村投入6000万元,实施川西林盘修护项目,建成占地77亩明月新村,成为城乡跨界融合的“新形态”:大力发展乡村文创产业,通过建设用地招拍挂和租赁闲置农房院落等方式引进蓝染、陶艺、篆刻、艺术咖啡、剧场、音乐酒馆、美术馆和主题民宿等40多个文创项目,多元化的文创产业集群塑造了明月村文艺乡村新面貌,带来了人气和商机;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依托“茶山竹海明月窑”等特色资源,由村委会牵头村民入股,成立明月村乡村旅游合作社,推出茶园采摘、竹林挖笋、自然教育、制陶和草木染体验、美食品鉴、家庭旅舍等项目,打造出集家庭农场、林盘民宿、农事体验、研学课堂于一体的旅游新业态。

  由此,带动明月村“茶山竹海”特色农业兴旺起来,2000余亩有机茶叶基地、7000余亩雷竹园区的特色景观既构成了良好的生态本底,又是村民的收入来源。2017年全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同时,村民通过出租闲置院落、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创业就业等途径拓宽了增收渠道,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0327元,同比增长15%。

  像明月村一样,成都已启动100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作,到2022年,将全面完成1000个川西林盘整治,要求一方面围绕地域文化挖掘、风貌景观塑造、内部功能完善,保留原生态川西林盘韵味,体现传统的川西民居风格;另一方面要按“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加速推进茶山、竹海、松林等生态资源保护,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文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文化丰富乡村特色旅游内容,助力乡村产品和产业全线提升,对接现代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成都是“农家乐”发源地,一三产业互动,塑造了城乡融合的新形态,也创造出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全国第一的佳绩。如今,创新和创意让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把一处处自然山水变成一幅幅创意画卷,成都形成了“旅游+农业”、“文化+农业”、“服务+农业”、“互联网+农业”、“双创+农业”、“生态+农业”等6种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业附加值,也不断升级休闲农业,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去年,成都乡村旅游总收入261亿元,相当于农业增加值的53%;成都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2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从五年前的2.36:1缩小到现在的1.92:1,显示出成都统筹城乡的发展成效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后劲。

 

  路径变化,“非遗+”拓展乡村特色产业

  成都崇州市道明镇是历史悠久的竹编之乡,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竹编手艺在这里代代传承。但长期以来靠编竹筐、花篮等低附加值产品而生存的工匠们不仅收入低微,也令这门手工艺的传承面临困境。

  为摆脱困境,崇州市于2012年主动与中央美术学院对接,创建“学院+农户+基地”的产业运作模式,为推动传统产业走进现代生活做出积极探索。去年,“竹里”竹艺村的建设更找到了非遗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

  “竹里”像一个被竹林包裹的“8”字,圆形小青瓦房与周围的竹林、树木,与远山、田野相得益彰。走进“竹里”,游客可以听风赏竹、烹水品茶,还能欣赏当地竹编匠人创造性的手工艺品。道明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丁春梅的工作室就在这里,前店后厂,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她的“丁知竹”品牌设计系列产品已经被不少高档酒店、商场相中并订购。丁春梅表示,当市场扩大,竹编的附加值提升,特色产业做大,工匠的收入水涨船高,传承这门手艺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经历曲折、“起死回生”的还有唐昌布鞋。成都郫都区战旗村唐昌布鞋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脱胎于明朝时期的包边千层底布鞋,需要经过32道工序方能完成。但在现代潮流中,穿布鞋的人越来越少,1998年郫县制鞋厂倒闭了。2000年,赖淑芳拉上80多岁的老母亲和自家姐妹3人,倾尽全力凑了4000元,盘下一个40平方米左右的店铺,买了两台纳鞋底的缝纫机,再加上3个老手艺人,重新做起布鞋,成为唐昌镇唯一坚持做手工布鞋的厂家。但到了2013年,随着店里的老师傅逐渐老去,年轻人又不愿学艺,加上布鞋成本高、利润少,买鞋的也多是镇上老人,只能赚些手工费糊口,赖淑芳无奈之下,打算把库存的鞋子卖完后就关店了。

  “不想让布鞋倒在我们这辈上。”2014年,赖淑芳的儿子艾鹏决定从国企辞职,跟随母亲继承布鞋文化,开了淘宝店“唐昌布鞋”,稳定了销售。2016年,又传来好消息:唐昌布鞋获得“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年习总书记买了一双唐昌布鞋后,网上布鞋的订量比往年同期销量翻了几倍。

  艾鹏对非遗布鞋有了更多的信心,将开设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为一体的体验馆,带动当地就业、发扬传统手工艺;数十位残疾人士也已完成技术培训,将加入制作“唐昌布鞋”的队伍;还要将布鞋和蜀绣、棕编等非遗元素结合,设计一些符号年轻人审美的新款式,为布鞋寻找新出路。

  布鞋、竹艺、木工、雕塑、彩绘等农村的传统技艺,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现代社会日渐衰败,但也正是有这些传统文化的存在,乡村才有根基和魅力,乡村文化才灿烂和多样。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类非遗联系千家万户、遍布城镇村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带动乡村群众就近就业、居家就业的独特优势,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因此,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要用现代的、灵活的、市场的形式和载体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让乡村文化保护与乡村文化产业培育相得益彰,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村群众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幸福感和“获得感”。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达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的新渠道。

  产业的发展,让各地有实力、有自信去深挖当地的文化,推动乡村文化的复兴。成都温江区探索着深挖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内涵,让农耕文明焕发新活力,2005年以来,开展了非遗的普查工作,申报获批了省级非遗项目“蛾蛾灯”,市级非遗项目温江滴窝油酿造技艺、温江酥糖制作技艺、永盛牛灯、川派盆景盘扎技艺等。通过对温江滴窝油、温江酥糖等一批非遗传统手工技艺的再造、包装、设计、推介,让埋没于民间的非遗产品以崭新的面目和现代化的气息示人,提升了产品的市场价值。

  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既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承传播,提高文化自信。在此过程中,非遗等传统文化资源的“活化”,关键在于创新,注重打造历史文化体验,让历史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使人们在实践体验中进一步认识历史、传承智慧,以推动沉淀在文物保护中的文化资源真正留下来、活起来,变得灵动。同时,要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独有的历史记忆和思想表达,充分发掘乡村传统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并赋予其时代内涵,发挥其在凝聚人心、引导村民、淳化民风中的作用,使之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撑和道德引领。

 

  人员变化,新村民让城乡从二元到一体

  马嘶是一位青年诗人,他的梦想是做一家以弘扬“耕读传家”为理念的现代乡村公益书院。去年他在成都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开设了“三径书院”,成为竹艺村“新村民”的代表,他打算引进一些作家的新书发布会,再开发一些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书院和竹艺村。

  绿水青山,诗情画意,成都着力打造“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城乡新形态,形成新的田园文化,以安居、乐业、家园为目标,按照新老村民共创共享幸福美丽新乡村的定位,成都的一些乡村引入艺术家和文化创客,形成文创项目聚落和文化创客集群,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成为“新村民”。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批涌入城市,乡村一度出现了荒置、“空心”等问题。没有人才,乡村振兴也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就意味着没有活力,乡村发展也就没有“发动机”。相对于城镇,农村存在不少差距,尤其在人才、资金、管理、品牌等方面短板明显。据统计,2016年全国农业生产经营人员31422万人,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仅占8.3%,小学及以下的占43.4%,实用型人才仅占农村劳动力的7%。乡村振兴必须实施人才协同战略,新老村民互助融合、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能系统解决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落后的现状。

  近十几年来,成都市不断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实践,探索出了“小规模聚居、组团式布局、微田园风光和生态化建设”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模式,极大改善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成都市还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土地综合整治中,充分保护梯田、沟渠、河流等生态资源,尊重地域特色和乡土人文,将川西林盘、田园风光留在房前屋后,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样,乡村的绿水青山正是人们寻求“诗意栖居”理想之地、健康养生的归宿之所,乡村中那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田园村落、特色小镇将成为新财富积累的落脚点,乡村成为井喷式消费之地。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充分发挥乡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优势,能吸引社会各界能人和各方力量投向乡村,或是作为创造者,或是作为消费者,以其自身的方式带动乡村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优秀乡村文化的传承,为乡村注入新动能。

  “新村民”带来了资金、理念、品牌、资源、新的生活方式,以新的发展理念和视角,把城市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生态文明带回乡村,为乡村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红利;“新村民”以自己学识、专长、技能、文化、影响,成为乡村的“魅力权威”,协调解决村里人的困难,带领和帮助村里人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新村民”还参与乡村治理,推进新村民文化和乡村社会结构有机融合,提升乡村居民参与治理乡村事务的能力,新老邻里和睦互助,让乡风平添了更多的安逸与文化,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新模式。

  当然,“新村民”在土地、户籍、医保、社保等制度方面的机制还要进一步完善,使农村创业的环境更和谐,塑造村庄的现代化风貌,才能让“新村民”大力将现代文明的因子引入乡村,对传统乡村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整合,把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转变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全面发展的有机整体,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