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州网 —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
官方空间官方空间官方微信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官方微博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 >

以文兴村让田野散发文化的馨香

责任编辑:文武秀发布时间:2018-09-18 10:53:16
来源:龙泉开发点击:
乡村是一个民族文化情感之根,文化是连接城乡记忆的关键。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区立足乡村振兴工作实际,大力实施乡村振兴“369行动计划”,推动农村文化发展,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天府文化和地域文化深度融入乡村建设和居民生活,培育文化基底,提振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力量。以文化为脉络,通过乡愁驻留、文创引领、乡风培育,不断提升乡村的文化内涵。龙泉驿的乡村振兴之路,正日渐散发着文化的馨香,浸人心脾。

文化为魂

构建特色文化阵地

“这是烘笼,以前冬天就靠这个装上碳取暖。”“这是煤油灯,没有通电时,就靠它来照明。”9月8日,大面街道五星社区乡愁博物馆里,60多岁的廖学方大爷牵着五六岁的孙女萱萱,边走边看,向这个生在新世纪的小女孩讲述着遥远的故事,一件件老物品,穿过岁月的长河出现在面前,新奇而又充满妙趣。

时间流淌中,人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乡愁何处寄托?近年来,一个个乡愁博物馆在我区悄然诞生,从大面五星社区到西河镇,当地群众将家中原有的老物件清理出来送到博物馆,让年轻人透过这些老物件,触摸历史的痕迹,感悟今天的幸福。“看到这些,就像看到了我们的童年,甚至老一辈以前的生活,非常有意义。”西河镇30多岁的居民刘兰笑着说。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我区注重培育特色文体基底,彰显区域文化魅力。深入挖掘客家、桃花、古驿、汽车“四张文化名片”,探索天府文化的龙泉驿乡村表达,积极构建“一轴三线四片”文化空间体系,形成具有龙泉驿符号和龙泉驿记忆的文化功能片区,汇聚特色文化合力。

与此同时,加快构建特色文化阵地。着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加大传统遗址、文化祠堂等乡土文化物质载体的保护,打造洛带客家家风茶园、乡愁记忆馆、家风大院等文化宣传示范点,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院坝”、“道德讲堂”,以及“活动广场”的优势作用,推进以“一场一堂,三站六廊”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文化广场建设,大力开展内容丰富、门类众多的宣传宣讲、坝坝会、故事会和文娱活动。

文创引领

传统乡村散发新生机

2017年,梵木创艺区获评《人民日报》“中国最佳旅游文创项目TOP20”奖项。从10万余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到文化产业示范区、中国西部最早综合性音乐主题产业园区、西南首个“全产业链”文创园区,梵木创艺区走过的路程,可以说是我区文创引领的一个代表。

以改基础设施、改产业功能为主要路径,我区将原来的老旧厂房塑造成城市文化公共空间,并以此为带动,形成了文创产业生态圈,让曾经配套不足、小散企业聚集、流动人口较多的老厂区,摇身变成了文艺范儿的文创产业区,带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人文艺术气息在这里静静流淌。

山泉镇桃源村,噶拉邦嘎民宿,月洞门延伸出去的廊房,向内环抱着古雅宁静的庭院,斑驳的阳光洒落在餐桌上,庭院四处总有鲜花在盛开,她的主人央金蕾原本是一名“北漂”,如今变成了一名“蓉漂”。

来自雅安的央金蕾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得MBA学位。毕业后,她留在北京,先后在知名IT公司和创投机构从事10年管理工作。业余爱好摄影和音乐的她十分喜欢亲近自然。几年前,央金蕾到龙泉驿参加清华校友会越野跑比赛,瞬间就爱上了这一片山野。随后,她和爱人来到这里,开起民宿,与音乐、自然为伴,在龙泉山里把日子过成了一首诗。

在龙泉驿,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无论是洛带古镇正在打造的客家文创旅游小镇的加快推动,还是龙泉山上像“驿宿”、“疯子的家”一样的文艺范儿民宿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在柏合长松村的水蜜桃产业园里,各种水蜜桃的衍生产品的悄然研发与亮相,都让传统的乡村找到了另一种新的表达,散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人投入到自然的怀抱。

文明乡风  共建共享乡村新生活

上善小院、乡梨院落,这些听上去很文艺的名字,是不是让人以为是到了某座民宿?其实,这只是西河镇天平村、黄土镇三村村在乡村振兴、社区治理过程中的一个新载体。通过集纳乡贤发挥调解疏导作用、建立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诚实守信睦邻友好,一股股文明的乡风正吹过原野。

在成都市的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中,“农村文化现代化建设”被纳入十大工程之一,旨在传承弘扬乡风淳朴、邻里守望、友善互助、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赋予更多新时代现代文化内涵,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恒久精神力量和丰厚道德滋养。

龙泉驿,正在实践。推进核心价值观进乡村,充分运用公益广告、文艺文化、志愿服务等形式加大宣传,引导农民群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开展“学雷锋——文明新风行动”、环境整治、“三关爱”等活动,让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生活,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增强情感认同。

打造移风易俗宣传阵地,截至上半年统计,全区共建成139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12个乡镇综合文化活动中心、139个农家书屋。以“三美”示范村创建为契机,建立文化廊、民风廊、文化广场等硬件设施,精心绘制文明公德、勤俭养德等文化标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民公约、勤俭节约等内容融入“移风易俗”主题宣传,让农民切身感受道德的魅力。

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群众力量,形成向陈规陋习宣战的广泛共识。着力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入脑、花卉苗木入户、“好人好家庭”上报、文艺队伍汇演入村、乡风文明事项上会、道德讲堂进坝、文明茶园入院等文明乡风“七大行动”,深入推进农村公民道德建设,铸造美丽乡村之魂,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